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推动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表率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江校区决定对2023-2024学年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评选表彰。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本科生表彰奖励办法(修订)》《重庆理工大学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表彰办法》《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结合两江校区实际情况,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表彰种类
(一)集体奖
“五育”示范班团、“士继书香农场”最美耕读科技小院
(二)个人奖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三)专项奖(五育“星”青年)
德育“星”青年、智育“星”青年、体育“星”青年、美育“星”青年、劳育“星”青年。
个人奖每项表彰人数不超过参评学生总数的5%;专项奖每项表彰每个学院1个。
二、评选表彰对象
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全体2023级全日制本科新生。
三、评选表彰条件
(一)评选表彰基本条件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崇尚科学、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遵纪守法。
(二)评选表彰具体条件
1.“五育”示范班团、“士继书香农场”最美耕读科技小院的评选条件,另见相关文件通知。
2.三好学生
(1)各科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以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为依据。
(2)思想品德好,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行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3)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热爱所学专业,大一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无不及格,各科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2。单科学分绩点不低于2.5。
(4)自觉锻炼身体,坚持参加早操和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良好等级以上或体育课成绩学分绩点不低于2.5。
(5)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测评量化考核名次在班上前6名(测算办法见《学生手册》(2023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均以大一第一学期为准)。
3.优秀学生干部
(1)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在校区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满半年以上。
(2)热心承担社会工作和为同学服务,能认真履行所承担的社会工作职责,善于团结同学一道工作,按照学校各级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3)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成绩优良,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热爱所学专业,大一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无不及格,各科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0。单科学分绩点不低于2.0。
(5)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测评量化考核名次在班上前12名。(测算办法见《学生手册》(2023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均以大一第一学期为准)。
4.优秀共青团干部
(1)政治上强。政治面貌应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对党忠诚,具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思想上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3)能力上强。从事团的工作原则上不少于半年,注重提高青年群众工作本领,带头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勤于思考钻研,善于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和思想引领,善于把握青年脉搏、组织发动青年。
(4)学业上强。学习态度端正,大一第一学期考试无不及格现象,综合测评量化考评名次在全班前35%。(测算办法见《学生手册》(2023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均以大一第一学期为准)。
(5)担当上强。热爱党的青年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勇于改革创新,面对“急难险重新”任务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对错误言行和不良习气敢于坚持原则、驳斥斗争。坚持“到青年身边,在青年心中”的工作方式,带头密切联系青年、热心服务青年、反映青年呼声,切实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工作扎实、业绩突出。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5小时(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9日)。
(6)自律上强。带头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共青团中央六条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团部署,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监督,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强,党组织放心、青年满意。
5.优秀共青团员
(1)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团龄在1年以上,年满18周岁(截至当年的4月30日)的原则上已递交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带头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热爱劳动、刻苦学习、崇尚实干,大一第一学期考试无不及格现象,综合测评量化考评名次在全班前50%(测算办法见《学生手册》(2023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均以大一第一学期为准)。努力成为青年先锋,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突出,团结带动青年作用明显。
(3)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维护民族团结,正义感、责任感强,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勇于和不良言行作斗争。
(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上一年度团员教育评议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报到等社会活动表现突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16小时(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9日)。
(5)崇德向善、严守纪律。模范遵守团章,积极主动履行团员义务,正确行使团员权利,组织观念强,努力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尊崇宪法法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按要求参加“三会两制一课”和团的活动
6.五育“星”青年
(1)德育“星”青年
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注重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宣讲中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积极主动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校园各项重大活动中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品格高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正义感、责任感强,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勇于和不良言行作斗争,具有榜样作用或做出积极贡献。
(2)智育“星”青年
练就过硬本领,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创造,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以及创新性学习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在科学发明、科技攻关、技术创新、节能创效、创意开发或带动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在各类学术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为推动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体育“星”青年
塑造强健体魄,锤炼坚强意志,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吃苦耐劳和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成绩显著。在引领校园体育新风尚,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弘扬自尊自强、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4)美育“星”青年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拥有高尚的人格品格。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善于辨别美、诠释美、创造美。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成绩显著。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5)劳育“星”青年
矢志艰苦奋斗,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品格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校园内各项劳动教育或志愿者服务工作,在参与“士继书香农场”、校内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真情服务社会,在国际交流、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社区服务(市民学校)、城市环境卫生建设等活动中有典型事迹和积极贡献。
四、评选程序
(一)个人申报。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学生优秀个人申报表》,于5月11日下午17点前报年级辅导员、各学生组织负责人。
(二)组织评选。学工办负责组织评选推荐,在核实学生个人(集体)事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向两江校区管委会推荐候选人,同时报送统一格式的登记表,并附相应的事迹材料。
(三)统一评审。两江校区管委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各学生组织推荐人选统一评审、复核,之后将评审结果在两江校区进行公示。评审委员会由两江校区管委会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
五、相关说明及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条件进行公平公正地评选与推荐,原则上所有的优秀个人获得者都不允许有课程不及格情况。
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