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苗夺谦教授莅临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主题为《什么是知识——粒计算的观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主持,学院30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从今年的诺贝尔得奖者引入主题。苗教授首先介绍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位获得者和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都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学者,并解释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个科研领域的重要性和创造性价值。
接下来对什么是知识进行了阐述。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总和,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信息浓缩成了知识。而AI中的知识,则是事实与规则,并且有分为常识性知识,领域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随后又介绍了什么是概念,包括概念的内涵:指反映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概念的形式化表示为集合。还有不精确概念:边界不准确,那概念就是不精确的。
苗教授系统介绍了粒计算相关知识。粒计算包括模糊集、粗糙集、商空间、云模型、三支决策等,粒计算主要是用来处理不完全、不精确、不一致和不确定知识,而粒度计算是模仿人类思考与处理复杂问题求解的一种方式。在本次讲座中,苗教授向我们介绍,人类智能的一个公认的特点,就是人们能从极不相同的粒度上观察和分析同一问题。人们不仅能在不同粒度的世界上进行问题的求解,而且能够很快地从一个粒度世界调度到另一个粒度世界,往返自如,毫无困难。
苗教授的本场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知识,也为我们展示了粒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同学们对知识的本质和粒计算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讲座现场